close

 

或許是拜廉價航空、全球線上訂房網站的蓬勃發展,以及網路旅遊文章鉅細靡遺的分享,所謂「一個人旅行」或所謂「獨遊」,在這幾年成為被廣泛討論及普遍更能接受的旅遊型態,但「一個人旅行」到底如何成為一種流行?

 

觀察坊間書店旅遊相關類別書名,或許就能瞧出些端倪,比如說,熱銷排行榜上常見「我一個人在旅行的路上」、「一個人的不朽遠行」等諸如此類概念的書名,若從出版商的角度來看,這是一種行銷手法的必然。

 

因為「獨遊」給人一種獨立堅強的形象,同時塑造出流浪情懷的意境,讓人渴望翻開書頁一探究竟;我們很難想像若是書名寫成「我們一大群人的塞納河畔咖啡時光」(嗯…感覺河畔座位會不夠),或是「那一年,我與團員們同時仰望的南十字星空」(空間會不會太擠?),這樣的題材恐怕無法讓人有意願購買。

 

但很多時候、許多事情,一個話題的關注度與理解度往往不成正比,「獨遊」這件事也是。雖然坊間許多書籍、文章都在溝通「獨遊」的觀念,不過若常逛旅遊網站或論壇,或許你會發現,三不五時就會看到「反對獨遊」及「崇尚獨遊」者雙方的唇槍舌戰,只是,討論通常沒有交集,就像是平行世界。

 

對於「獨遊」這個概念,有的人會覺得「獨遊者多半給人感覺孤僻」,或質疑「旅行過程中沒人分享,難道不寂寞嗎?旅途安全性呢?」

 

而習慣獨遊者則認為這些人充滿偏見,「一個人旅行是個人選擇,不是必然」。獨遊所帶來的自由度,以及對於心智淬煉,甚至是從與自己相處過程中,所獲得的心靈成長,都不是跟一群人相約旅遊所能給的。

 

老澳客常在思考,同樣是「獨遊」怎會帶給雙方那麼大的認知落差?後來,隨著旅行次數多了,也慢慢接觸到一些同樣熱愛旅行的朋友,當然包括所謂「獨遊者」。

 

透過彼此互相交流及觀察,才開始意識到原來「獨遊」只是個縮寫,隨著旅行者的旅遊型態,你可以把它解釋成「獨自旅遊」,又或者也可認知為「孤獨旅遊」。

 

然而,就是這兩個字義上的差別,讓「獨遊」這件事變成天差地遠,也因此總能引發話題論戰。那到底「獨自旅遊」跟「孤獨旅遊」者有哪些不同呢?

 

1. 對於旅遊行程的控制欲
 

許多習慣獨自旅遊者對於旅行,很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「計畫趕不上變化」、「變化趕不上一句話」,並且身體力行,對於出發前往異地旅行,雖然也會做些功課,包含想去的景點、交通接駁等,但通常他們非常「隨遇而安」。

 

或許為了看不期而遇的美麗夕陽,而錯過返回市區的晚班車;也可能因為在背包客棧認識的新朋友,而改變旅遊路線,盡情享受著旅行路途上所有的人事物。

 

但孤獨旅遊者剛好相反,他們雖然一個人旅行,但其實心中是充滿不安全感,出發前絕對會上網做足功課,到了當地則是「按表操課」走行程,對於行程拿捏務必精準,有時候反而失去一個人旅行的隨性及彈性。

 

2. 敞開心胸交友的態度

 

習慣獨自旅遊者之所以會認為「一路上並不寂寞」,主要就是在旅行的路上,總能遇到許多全新的人事物,他們喜歡嘗試與人交流攀談,藉此從中獲得不同文化的體悟,或是旅遊情報,更勝過從網路爬文所擷取的冰冷資訊分享。

 

若能敞開心胸,接受來自這個世界給予的反饋,就算是一個人出發又何妨?因為「You maybe travel alone but never alone」。

 

反觀孤獨旅遊者,因為行程規畫詳盡,旅遊筆記內寫滿「網友推薦必吃美食」、「省錢遊XX必買交通票券」,就算不特別與人交談,也可獨力完成整趟旅行,於是,很多時候真的是在跟「自己相處」,讓原本對於獨遊充滿浪漫想像的新手旅人,可能因此感到寂寞孤獨。

 

3. 對於網路的依賴度

 

喜歡獨自旅遊的人,出國後對於網路的依賴度通常不很高,可能是他們對於行程抱持著開放的心態,當然偶而還是會先稍微Google一下地圖,但更多時候他們習慣「問路」而不是「查路」,也或者是忙著去認識旅途中全新的人事物,有時候明知道他們正在旅行,卻難得看他們上傳打卡一張照片。

 

但是孤獨旅行者就不同,或許就是因為有太多時間跟「自己相處」,當行程空檔感到無趣時,就容易想到要上傳個照片到社群網站,跟遠在台灣的朋友互動,反而會有種錯覺,以為他人好像還在國內,根本沒有出國。

 

所以,當下次再聽到某人的「一個人旅行(或稱獨遊)」時,不妨先思考一下,究竟他是「獨自旅行」,還是「孤獨旅行」呢?

 

而你所嚮往的「獨遊」又是哪一種呢?

 

【旅行日記:看更多請上老澳客愛碎念

 

arrow
arrow

    老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